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钱永红博客 怀旧频道

Reminiscence Channel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本人:钱永红。自2001年编辑家父钱克仁米寿纪念册以来,开始感兴趣钩沉家族和友人的历史往事、近代文人、科学家的辉煌轨迹及我们社会发展的是是非非。

凯绥·珂勒惠支作品欣赏  

2010-08-17 15:08:16|  分类: 古都南京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 凯绥·珂勒惠支Kaethe Kollwitz),德国版画家,雕塑家。186778日生于柯尼斯堡(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)1945 422日卒于德国德累斯顿。14岁时开始学习绘画。1904年至1908年,珂勒惠支完成了7幅铜版组画《农民战争》,这套组画以其深刻的内容和无与伦比的精湛的铜版画艺术技法,轰动德国绘画界。

 

2010年08月17日 - 娃娃 - 怀旧频道珂勒惠支自画像

 

      把珂勒惠支画作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个人是鲁迅。鲁迅倡导现代版画运动,以介绍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版画新作、举办青年木刻讲习会为滥觞。从1930年起,他委托当时正在德国留学的徐诗筌(梵澄)购买德国和法国的版画。1930715日,鲁迅收到诗荃寄来的5种珂勒惠支的画集。女画家珂勒惠支高度的思想力量和精湛的艺术技巧,引起鲁迅的重视,遂产生了搜集珂勒惠支原拓版画的念头。后来,鲁迅就托美国进步记者史沫特莱写信去求购,先后购得组画《织工的反抗》、《农民战争》及别的版画,都是署有珂勒惠支亲笔签名的精拓品。此后,鲁迅将这些画陆续发表在刊物上。 1931920日出版的《北斗》创刊号上,有一幅珂勒惠支木刻组画《战争》中的第一幅《牺牲》。

 

2010年08月17日 - 娃娃 - 怀旧频道珂勒惠支木刻画《牺牲》

 

     由于《农民战争》这套组画特别感动鲁迅,因此又写信给当时在德国的史沫特莱,请她转达珂勒惠支是否可以创作一组中国农民战争铜版画。鲁迅的愿望没有实现,因为这位德国大艺术家不大了解中国人的生活。

 

    我读鲁迅作品,了解了些有关珂勒惠支的情况与作品,非常渴望观赏这位著名女画家、雕塑家的作品。今天,愿望终于实现了。江苏省美术馆现正举办《凯绥·珂勒惠支作品展》。

 

2010年08月17日 - 娃娃 - 怀旧频道

 

 

2010年08月17日 - 娃娃 - 怀旧频道

 

    我看到了鲁迅先生极为感动的七幅连续画——《农民战争》。第一幅,刻画的是在没有太阳的天空下,种植饥饿的耕夫套着绳索,拉着犁头,几乎爬着前行,像牛马一般地劳作。该作品名译成中文应该叫《耕夫》(Die Pflueger),而展牌上的中文名为《犁地》(英文名仍为 The Ploughmen)。第六幅画的是农民们在战场上敌不过官兵。战场上留下了什么,几乎看不清楚。黑夜中,有一个妇人,在尸横遍野中寻找,用风灯照出她那一只劳作到满是筋节的手,触动一个死尸的下巴。光线都集中在这一小块上。这恐怕正是那位耕夫——她的儿子,这恐怕正是先前犁地的地方,但现在流着的已不是汗水而是鲜血。该画原名叫《战场》(Schlachtfeld),但展牌中文名改成了《战争以后》(英文名为 Battlefield)。

 

    我带着疑惑,向展馆工作人员提问,为何要更改作品名。他们解释说,展品名不是美术馆起的,是该作品拥有者提供的。我觉得不应该随意改变原作品名称,哪怕是译名。每一位参观者欣赏作品不可能千篇一律,不应该将一个人的理解强加于原作者,也不应该引导或影响他人的欣赏。过一会,管理员转达了展览部领导对我的谢意,并说他们已经将我的意见记录下来了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5704)| 评论(3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