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钱永红博客 怀旧频道

Reminiscence Channel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本人:钱永红。自2001年编辑家父钱克仁米寿纪念册以来,开始感兴趣钩沉家族和友人的历史往事、近代文人、科学家的辉煌轨迹及我们社会发展的是是非非。

俞晓群: 2009年的最后一天  

2010-03-05 09:00:28|  分类: 转载博客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本文转载自俞晓群《2009年的最后一天》

 【编者按】 俞晓群先生是中国著名出版人。差不多30年前,他在辽宁的一个小镇开会,闲时到一个破旧的小书店浏览,偶然见到一本“内部发行”的李约瑟《中国科学技术史》第三卷数学。随手翻阅,不肯放手。从此无法忘怀那次“随手翻阅”所带给他的迷恋和成果。迷恋是他对李约瑟学术成就和李约瑟动人的人生历程。俞先生所说的成果是他从《中国科学技术史》书中注意到李约瑟先生对我国两位学者李俨、钱宝琮前辈学者推崇备至,便不断暗下决心,出版李钱二老的全集。10年以后,俞先生不顾成本,毅然拍板请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郭书春、刘钝操刀,推出10卷本《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》。全集甫一面市,立即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赞誉,并荣获国家图书大奖。大约在6年前,我与俞先生终于在网络上结识,并成为了好友。我们互赠书籍。他赐我的散文集《人书情未了》是他多年的手记。手记有“人”、“书”、“情”、“未”、“了”五个篇章,抒发了自己对书、对人、对历史、对文化等等方面的深厚情感。刚才,我从他的博客上搜索到了他才写完的博文《2009年的最后一天》,很是欣赏。他一直是出版界的佼佼者,吃螃蟹的人。相信虎年,在北京更大的“水塘”里,俞先生必将“如鱼(fish)得水”,再创奇迹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将此文引用在此,以激励我自己和我的朋友们!

引用

俞晓群2009年的最后一天

2009年的最后一天

       俞晓群

2009年的最后一天,我收到一份采访提纲。其中有一个问题是:“在过去的一年中,在出版方面,你最遗憾的一件事情是什么?”看着这个问题,我心里想,“最遗憾的事情”哪里是一个?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三个。

其一,2009年的最后一天,辽宁贝塔斯曼发行公司终于关门大吉。我们可以说,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。但作为一个组建与运营的亲历者,我还是为那一段故事,留下许多情感的记忆。它毕竟是第一家进入我国发行领域的合资公司,我们毕竟为组建这个公司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和汗水,贝塔斯曼毕竟是世界500强的企业,它在世界出版传媒业,始终处于前几名的地位。记得2005年合资公司成立的时候,世界上许多大媒体都报道了这件事情,因为那是我国加入WTO之后,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商业事件。近几年,贝塔斯曼调整了“中国战略”,退出了许多书业领域,包括书友会、连锁书店、文学网站等,还有辽宁,那一段合资与合作就此终结。

回想此事,有遗憾么?有。因为我曾经担任这个公司的董事长。虽然我两年前已经不再兼任此职,没有参与公司关闭的过程,但站在旁观者的角度,聚散之间的两种感受,也是很让人感慨的。我看到在这家公司最后的日子里,一位同志在MSN上引用马丁·路德的话写道:“即使我知道世界明天将毁灭,但是今天我仍然要种下我的葡萄树。”

其二,也是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,远在澳大利亚的好友王文斌先生发来邮件,致新年问候。其间谈起当年我们做电子书、阅读器的事情,又平添几分感慨。文斌兄是医学信息硕士出身,精通网络,工作踏实,为人忠厚。1998年,我们受几位台湾同人启发,开始研发电子书。此后我们成立了辽宁电子书公司,由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网络出版权。我们建立了自己的网站“中国电子图书网”(cnbook.com.cn);我们生产出第一代和第二代阅读器“掌上书房”(Qreader);我们购买商务印书馆《新华词典》的电子书版权,装入阅读器;我们建立一支专业队伍,大量录制有版权与无版权的中外图书;我们通过中国版权代理中心、美国秦通公司、人民文学出版社等,购买了许多电子书版权。那时,我们被网络界评为“年度网络先锋”,与国家数字化图书馆、北大方正、清华液晶、台湾碧悠等许多高科技公司都建立了合作关系。

后来,伴随着网络业的跌宕起伏,我们的电子书公司没有挺过“网络阅读”的初萌期,早早地关门大吉。曾任电子书公司总经理的王文斌先生不甘心就这样收摊,他说,我等着,“网络阅读”的春天总会到来。现在电子书的春天终于来了,文斌兄却已经飘泊海外,我们也已经由网络先锋蜕变为“先驱”。

其三,还是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,我刚要离开办公室,准备回家过年。收发室打来电话说,刚刚收到一个海外寄来的邮包,赶快来取。那是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公司总部寄来的《中国的吉尼斯世界纪录》的校样,英国人很认真,他们在圣诞节之前,抢时间把我们寄去的校样看完,并且及时寄了回来。

看着邮件,我又想起10多年来,我们与吉尼斯公司的合作。1996年,我们开始出版《吉尼斯百科全书》;2000年,我们拿到《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》中文版版权;2002年,我们在得到英国人信任的情况下,几乎拿到了吉尼斯的全部品牌授权,包括图书、电视、主题公园、商标,以及中国境内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接受申报和认证权等。但是,2007年,吉尼斯与我们分手了,我们的辽宁吉尼斯俱乐部也只有关门大吉。不过,吉尼斯并没有离开中国。我们几乎在每个周六的晚上,都可以在央视三频道“正大综艺”节目中,看到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专题片。据说这档节目的收视率一直在上升,稳居央视节目排行的前10位。

值得欣慰的是,2009年下半年,我来到北京工作后,又与英国吉尼斯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,并且将在2010年一季度推出新书《中国的吉尼斯世界纪录》。这本书由英国人提供资料,我们编排,中英文双语,重点在海外发行。现在书稿已经排好,文图并茂,好看极了。英国人很满意我们的工作,专门来信表示赞赏。我发现在一封邮件中,他们称我为“亲爱的fish”,我问英方认证官吴晓红女士,这是怎么回事?吴小姐笑着说:“英国人读你的姓俞(yu)很费劲,经常问我yu是什么意思?我说就是fish,他们就记住了。”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506)| 评论(14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